成人气管插管模型KAS-50标准的人体解剖结构与真实操作直观演示相结合,可进行口腔、鼻腔气管插管的训练操作时,正确操作插入气道,有侧面直观功能。供气使双肺膨胀,并注入空气到管子气囊固定管子进行口腔、鼻腔气管插管的训练操作时,错误操作插入食道,有侧面直观功能及报警功能。供气使胃膨胀。进行口腔,鼻腔气管插管训练操作时,错误操作使喉镜造成牙齿受压,有电子报警功能。以防止操作错误,了解一下成人气管插管模型操作失误原因 气管插管模型防范与处理:
一、管内插管期间发生的口腔损伤并发症或不良后果,多数由于操作不当或初学者插管时间过长与反复插管失败,甚至采用暴力所致。
防范与处理:1、喉镜进入口腔时,使其镜片弧度与舌体的曲度相吻合。2、喉镜显露声门并非用力越大显露越清,有时适得其反。3、为预防喉镜置入时上切齿脱落,采用护齿罩使其 受力分解。
二、气管内插管模型操作之致喉损伤原因:1、暴力或技术操作欠佳。2、气管插管时间过长。3、导管质量问题。
防范与处理,了解咽喉部解剖关系。麻醉诱导欠差。选择好插管时期。诱导时期充分给氧。若声门显露良好,不必采用管芯。导管进入口腔前应先向右旋转90度,当接近声门时在回转90度。
三、气管内插管模型操作之失败与插管困难原因:1、头后仰受限。2、张口困难。3、甲状软骨切迹至下颌缘的距离成人大于6.5cm。 4、肥胖。5、病人咽腔、喉头结构异常。6、操作者技术欠佳或解剖关系不清。
处理在插管期间三次插管失败称为插管困难,操作者应请教插管较好的医师帮忙试插为重。如还不成功,主动放弃。
四、气管内插管模型操作之误人食道原因:1、常见于声门显露不清者 。2、由于自信导致插管误入食管。3、当导管尖端进入声门就退喉镜,将导管带出声门并滑入食管。
处理:直接观察,插管后用听诊器听双侧呼吸音与插管前比较无明显差异。
五、气管内插管模型操作之术中气管导管脱出原因:1、气管内插管过浅。2、气管内插管完成后,由于头部位置改变。3、导管尖端在声门下,整个套囊在声门上。
防范与处理:插管时要把套囊段插入声门内;固定要牢靠。
六、气管内插管模型操作之延期间麻醉危象原因 :1、术中未醒送入病房。2、分泌物堵塞导管。3、无监测设备。
防范与处理:1、对未醒患者进行连续监测。2、如出现呛咳,不耐管现象立即拔管。3、拔管后呼吸困难无改善,应更换新管重新插管。
七、气管内插管模型操作之拔管后麻醉危象及过失原因:1、拔管指征掌握不当。2、多次插管引起的喉头水肿。3、呼吸道阻塞(打鼾、咽喉术后填充物)。
防范与处理,严格掌握拔管指征。拔管后观察病人呼吸运动与前有无异常。拔管后如发现呼吸困难,应在喉镜下观察情况对症作出处理。
八、气管内插管模型操作之致心、脑血管异常反应及不良后果原因:1、麻醉诱导药用量相对不足,麻醉过浅。2、麻醉药虽进入体内,但尚未发挥最佳作用。3、操作粗糙。4、患有心血管疾病者,在"负荷"状态下。5、过早停止麻醉。6、手术结束,病人未清醒为加快苏醒,人为地反复气管内吸引剌激。
防范与处理,麻醉诱导药选择与使用得当。实施慢诱导麻醉方法。实施喉与气管内局部充分表麻。β受体阻滞剂应用,从而干扰肾上腺素能神经递质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