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及急救知识及急救技能,使心跳骤停成人急救模拟人能在第一时间内得到基础生命支持,这是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的关键所在。在实施心脏骤停是临床模拟常见的急危重症,进行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是抢救心脏骤停的关键,心跳骤停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、任何场合,可由多种原因引起,心脏骤停复苏成功与否,主要取决于急救反应的时间,医学上称心跳骤停后的4分钟为抢救的"黄金时间"。 急救时间如控制在4分钟内,死亡患者明显比存活患者长,说明及早心肺复苏是复苏成功并最后存活的关键,缩短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可增加急性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。
成人急救模拟人抢救是否有效及成功与否,与开始进行复苏的时间、心肺复苏模型模拟 心肺复苏模型辅助设备电除颤时间及熟练的抢救配合等密切相关。
心脏骤停急救措施:心跳停止的指征是颈动脉搏动消失,但脑细胞在心跳停止后还能存活4至6分钟,如超过6分钟进行急救,脑细胞已死亡,心肺复苏无意义。因此,心脏骤停一旦发生,应当机立断,就地有效地进行抢救,这是保证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。
心肺复苏的有效指征:散大的瞳孔缩小,角膜湿润;刺激眼球有活动;颜面、口唇及皮肤色泽转红润;自主呼吸恢复;四肢能活动;能触及周围大动脉搏动(颈动脉、股动脉)上肢血压(收缩压)在60mmHg以上。
迅速将病人放在地上或硬板床上,若为软床应于病人背部垫上木板,使病人仰卧。将病人的头向后,维持在过度后伸位,下颌骨向前托,疏通呼吸道。
清除口腔、喉头内的黏液、血块、呕吐物和异物,分开口唇及牙齿。口腔难以打开时用力向口腔吹气(夹闭鼻腔)或向鼻腔吹气(闭合口腔)使肺膨胀3~5次,随时注意胸廓的活动。
检查动脉有无搏动。如有搏动,即作口对口呼吸或口对鼻呼吸,每分钟15次,吸气周期为2秒,呼气周期为3秒,直至自主呼吸恢复为止。继之经口罩用麻醉机作辅助呼吸。如脉搏消失,应快速作心内注射,与胸外心脏按摩术配合进行,会有效地提高复苏成功率。
在病人心前区用拳侧叩击2至3次,力度适中,判断有无脉搏或心音。如果拳后仍无脉搏与心音时,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,并同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,按压4次,吹气1次。
相关文章:
心肺复苏模拟人操作,人工气道的管理(四)